批判性思维扫盲:学会区分“事实”与“观点”

2013-05-02学会思考

★引子


  近期发了两篇博文《每周转载:关于雅安地震的种种乱象》《为了地震灾民——多些“监督问责”,少些“煽情感动”》,引来不少读者留言。某些网友甚至在博客留言中吵了起来。据俺观察,有些参与口水战的网友,不善于区分“事实陈述”和“观点陈述”。而区分这两者的能力,恰恰是批判性思维的基本功之一。所以,今天花点时间,扫盲一下这个话题。


★为啥要区分“观点陈述”和“事实陈述”?


  批判性思维的其中一个要点是:你对外来的信息不能照单全收,要经过自己的【独立】思考,要经过一定的质疑。
  但是质疑的方式,会因对象而异。不同的信息,你必须采取不同的质疑方式。甚至有些信息(比如某些“观点陈述”),你是无需质疑的(后面会介绍为啥)。
  但如果连“观点”和“事实”都经常搞混淆,你又如何能进行正确的质疑捏?所以,区分“观点陈述”和“事实陈述”非常重要。


★啥是“事实陈述”?


  顾名思义,“事实陈述”就是把【客观】事实说出来。
  比如——俺这个博客是2009年1月份开张的——这就属于“事实陈述”。
  那啥玩意儿才算“事实”捏?关键要看它是不是具有【客观性】。不具有客观性的东西,不能算“事实”。


★“事实陈述”有啥特征?


◇无“对错”、无“好坏”


  前面说了,“事实陈述”就是把“事实”说出来。而事实本身就【不】存在所谓的“对错”与“好坏”。所以,如果你去评价某个“事实陈述”的对错,是没有意义的,会显得很荒诞。

◇有“真假”


  虽然“事实陈述”没有“对错”与“好坏”的概念,但是有【真/假】的概念。这个应该好理解。符合事实的,就是“真”;反之就是“假”。

  这里要提醒大伙儿注意啦(尤其是那些理工科的同学)。很多人喜欢用“非真即假”、“非黑即白”的眼光看问题。在某些理工科领域,或许可以这么干。但是在社会学领域,最好不要这样。因为社会学领域的很多问题,会涉及到“灰色地带”,【无法】用“非黑即白”的方式进行判定。


★“事实”的可验证性


  这里的“可验证性”既包括“证实”,也包括“证伪”。

◇可验证,并且显然的


  有些事实属于很容易验证的,并且不易引发分歧。那么,针对这类事实的陈述,很容易就可以判断“真假”。比如: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

◇可验证,但不显然的


  比如某人声称自己拥有多少总资产。这个陈述不是很显然,但如果非要查实,多花点力气还是有可能验证的。

◇不可验证的


  还有一些事实,在现有的科技水平上,是无法验证的。
  比如发生在久远年代的历史事件的【细节】(除非发明时光机,或者当时正好有外星人到访并留下记录,否则无法验证)。


★哪些“事实陈述”值得争论?


  刚才提到的三个类型:第一类,通常不需要争论;第三类,即使争论也不会有结果。
  所以,今后你如果要跟别人争执某个“事实陈述”的真假,先看看是不是属于第二类的。如果不是第二类的,还是省省吧。即使是第二类的事实陈述,也要看是否值得争论。只有【性价比】足够高的论题,才值得你花时间和精力去争论。


★关于“事实陈述”的可信度


  要判断某个“事实陈述”是否可信,办法之一是你亲自去验证。
  但是这么干,比较费时费力。而且有的事实陈述,你是不可能亲自去验证的(比如对历史事件的陈述)。
  当你无法亲自验证的时候,就得换种方法——分析事实陈述的依据,由此来评估其可信度高不高。

◇依据的分类


  事实陈述的依据,大致可以分为两类。

  第一手资料
  所谓的“第一手资料”,就是说这个“事实陈述”是通过陈述者的感官直接获得信息。
  比如亲眼所见,亲耳所闻。

  第 N 手资料
  所谓的“第 N 手资料”,就是说这个“事实陈述”是从其它途径得到信息,然后再转述的。
  如果被转述的对象是第一手资料,那么这个陈述就是“第二手资料”;以此类推。

  下面分别介绍两种依据的可信度问题。

◇第一手资料的可信度


  有句老话叫做“耳听为虚,眼见为实”。很多人受到这句老话的误导,以为第一手资料就是可信的——【其实未必】!

  认知的偏差问题
  所谓的“认知偏差”,就是指“亲眼所见/亲耳所闻”导致的偏差。
  比如当你观看魔术表演的时候,虽然是亲眼所见,但看到的依然是假象。因为魔术师可以通过种种方法来诱使你产生认知偏差。
  关于“认知偏差”的种类和成因是一个很大的话题,限于篇幅,就不展开了。有兴趣的话,可以引申阅读《光环效应引发的认知误区》,里面提到了“选择性失察”和“首因效应”导致的认知偏差。

  陈述者的诚信问题
  还有一种情况导致第一手资料的可信度下降,就是陈述者本身的信用问题。
  假如某个人是个老骗子,那么此人陈述的第一手资料,可信度就要打个折扣。

◇第 N 手资料的可信度


  评价第 N 手资料的可信度,需要同时考虑两方面:
  首先,第 N 手资料需要依赖于第一手资料的可信度。如果被依赖的第一手资料有问题,那衍生出来的第 N 手资料也好不到哪里去。
  其次,信息转手的次数越多,信息的衰减通常会越严重。


★啥是“观点陈述”?


  简单地说,就是陈述自己【主观】的一些东西。
  “观点”和“事实”最大的不同就在于,“观点”受主观影响的,而“事实”【不】受主观影响。


★“观点陈述”的分类?


◇无需思考,得出的观点


  这类观点陈述,比较常见的有:感官体验、价值观偏好。
  感官体验,直接来自于人的动物本能。得出这类观点是不用经过大脑的,类似于条件反射。
  价值观偏好,主要来自于每个人的生活习惯、家庭环境、文化背景、等等。一旦形成了某种价值观偏好,就如同思维定式一般。作出评价也是不经过大脑的。

  举例:
  今天很热(感官体验)
  喜欢喝XX饮料(价值观偏好)

◇经过某种思考,得出的观点


  思考的方式有很多种:
  最不靠谱的,就是完全靠猜测(拍脑袋),然后得到某个主观臆断。
  好一些的方法还有:
  依靠归纳法,总结出某个结论。
  依靠演绎法,通过逻辑推理得到某个推论。
  ......


★“观点陈述”有啥特征?


◇对于“感官体验”的观点


  完全【不】存在“真假”、“对错”、“好坏”。
  比如同一时间同一地点,有人会觉得温度高,有人觉得温度低。你不能说某个人是对的,另一人是错的。

◇对于“价值观偏好”的观点


  如果“价值观偏好”纯属【私人领域】,就跟“感官体验”类似,也没有“真假”、“对错”、“好坏”之类的说法。
  比如喜欢什么颜色的服饰、喜欢什么口味的食物、等等。

  但是,对于涉及到【公共领域】(比如政治领域、道德领域)的“价值观偏好”,就会有“好坏”之分。
  如果某个价值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、不同的文化中,都得到赞美,那么就可以称之为是“好”的;反之,都遭到批评就称为“坏”的。
  不过捏,能称得上“好的”价值观不多,能称得上“坏的”价值观也不多。大部分公共领域的价值观,都处于中间的灰色地带。这些价值观,可能在某些历史时期或某些文化中被赞同,而在另外的历史时期或另外的文化中,被排斥。比如“性取向的问题”就属于这种中间的灰色地带。

◇对于“经过思考得出的观点”


  这类观点,也会有“对错”之分。因为思考的过程是有可能出现偏差和谬误的。
  比如,用演绎法进行推理的时候,可能会出现推理的逻辑谬误。
  比如,用归纳法进行总结的时候,样本的片面性会导致结论的片面性。
  ......
  (还有很多种谬误,恕不一一列举)
  关于思维方面的偏差和误区,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俺前几年的博文:
用提问来促进思维——兼谈【非】技术领域的 WHAT HOW WHY 三部曲
思维的误区:忽视沉默的大多数
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,即使现象有时候挺诡异


★哪些“观点陈述”值得质疑和争论?


  通过上述的分析,大伙儿应该比较清楚了:对于“感官体验”和“私人领域的价值观偏好”,质疑是没有意义的、争论是没有结果的。
  可惜的是,很多天朝的网民非常热衷于这类争论。比如:不同明星的追星族会互相争论、不同球队的球迷也常互相争论、甚至不同品牌手机的粉丝也会互相争论。

  对于“经过思考得出的观点”,这方面是可以进行质疑和争论的。但要注意两点:
  1. 要考虑性价比——不要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去质疑和争论一些鸡毛蒜皮的细节
  2. 反驳别人的观点要讲究境界

  关于第二点提到的“境界”,大伙儿可以去读一下保罗·格雷汉姆(Paul Graham)的文章《How to Disagree》。考虑到某些同学不喜欢读洋文,附上如下的中文图解。
不见图 请翻墙


★结尾


  最后提醒一下:没看过《学会提问——批判性思维指南》的同学,【强烈建议】去看看。关于此书,俺曾经写过一篇书评,在这里。想下载电子版的同学,请翻墙看这里


俺博客上,和本文相关的帖子(需翻墙)
书评:<学会提问——批判性思维指南>
谈谈逻辑谬误——以五毛言论为反面教材
比“欺骗”更狡猾的洗脑——基于【真实数据】进行忽悠
比“欺骗”更有效的洗脑手法——基于【双重思想】的思维控制
聊聊洗脑和脑残——分析“脑残的起源”和“脑残的觉醒”
思维的误区:从“沉没成本谬误”到“损失厌恶情结”
思维的误区:幸存者偏见——顺便推荐巴菲特最著名的演讲
思维的误区:忽视沉默的大多数
光环效应引发的认知误区
如何用互联网进行“反洗脑”和“政治启蒙”——分享若干个人经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