★引子
今天这篇,可以视作对前面一篇的补充。在前一篇博文中提到了:太平洋战争中日本失败的必然性。当时俺主要聊了美国和日本在工业实力上的巨大差异;顺便也提了美日两国在“科技”和“地缘”方面的差异。
那篇博文发出后,某读者留言提到说:光对比工业实力还不够具有说服力。于是捏,今天再发一篇,聊聊二战时期日本在各个方面的优势和劣势。
★关于前一篇博文的说明
上星期发了一篇关于二战的博文《二战中日本是如何崩溃的?——兼谈中国战区的作用被夸大》,引发了激烈的讨论(发布第一天的评论数就超200条)。有很多支持的留言,也有很多质疑的留言。
该文主要的争议性观点是:中国战区对“加速日本投降”没啥作用。
在质疑的留言中,有少数是高质量的(对此,俺深表感谢);但是大部分质疑的留言都犯了一些低级错误。俺已经在那篇博文末尾增加了一个“补充说明”的章节,列举那些低级错误的质疑并给出反驳。
★【非】军事因素
为啥俺首先聊【非军事】因素捏?因为下面这几个领域对军事领域会产生很重要和深远的影响。
如果光聊“军事因素”,就只能看到表面现象,而无法理解其深层次的根源。
◇地理
(先简单介绍一下日本的地理状况)
在没有扩张之前,日本的土地面积大约38万平方公里(比云南省略小)。其中四个大的岛屿(本州、九州、北海道、四国)占了99%以上。由于面积小,无法具备战略纵深。
南北跨越纬度约20度,各地的气候有很大的不同,可分为六个气候区。
森林面积超过65%,平原大约10%左右。
日本有矿产博物馆之称,虽然矿产总量不多,但种类极其丰富。可惜缺少石油和铁矿石(这俩都是战略资源)。北海道有丰富的煤矿。
日本吞并了满洲和台湾之后,可以从满洲获得铁矿石,但依然缺少石油(当时尚未发现大庆油田)。
◇文化
关于“日本的文化”是一个宏大的话题,即使写一本书都未必能全面描述清楚。所以,俺在这里只能蜻蜓点水,挑几个代表性的,简单聊聊。
岛国根性
日本的文化,很大程度上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。比如资源贫乏导致的危机意识;比如地理的封闭性导致(二战之前)从未被外来民族征服过。
19世纪末的日本留美学者久米邦武总结了一个词汇叫做“岛国根性”,包括如下几个特点:封闭的心态、排他意识、危机感、不安于现状、偏执而顽固。
武士道文化
不了解“武士道”的同学可以先看维基词条(这里)。
考虑到篇幅有限,单说“武士道”中关于“忠”的部分。
“武士道”所强调的“忠”是【无条件】滴!(这点与孔孟之道【不同】)也就是说,即使“君不君”(君暴虐无道),也不允许“臣不臣”(臣不尽臣道)。明治维新之前,武士尽忠的对象是自己的主君(将军或大名);明治维新之后,武士尽忠的对象是天皇。
从上述可以看出,“武士道”所强调的“忠”是一种很有效的洗脑手段。
◇宗教
主流的宗教是【神道教】,这玩意儿是日本独有的。另外还有中国传入的佛教。
神道教大致有三种流派:神社神道、教派神道和民俗神道。明治维新之后,日本政府大力扶持“神社神道”,并将其定为国教,即“国家神道”,由政府出资资助相关的宗教活动。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“政教合一”。
二战后,在盟军要求下,日本政府宣布政教分离,废除国家神道,政府不再进行资助。
◇政治
二战期间,日本的政治具有如下特点:
比较独特的政治体制
(如果你不清楚何为“政治体制”,可以先看《扫盲常见的政治体制》一文)
从明治维新一直到日本战败投降,这段时间的政治体制是“二元君主制”(也称“二元制君主立宪制”)。这种制度既不同于古代的“绝对君主制”,也不同于普通的“君主立宪制”。该制度下,“君主”和“议会”都具有实权。
施行这种制度的国家比较少,比如一战时期的德国和二战时期的日本。
政教合一
关于这点,前面聊“宗教”的时候已经提及。天皇被视作天照大神的后裔并且是神在世间的代表,皇统就是神统。天皇既是最高政治领袖也是最高宗教领袖。
搞“政教合一”的国家,通常都是很糟糕的。就算不发动对外战争,这类国家也会利用“政教合一”对民众进行奴役。具体的分析参见《人类自由的三大死敌——谈谈“共产运动、纳粹主义、政教合一”的共性》
很严重的“军人干政”
明治维新之后,日本的政治制度就已经存在“军人干政”的隐患。日本内阁中有两个特殊职务:陆军大臣(陆相)、海军大臣(海相)。法律规定:这两个职务必须由【现役军人】担任。
因为有这条法律,如果军方对内阁总理(首相)不满意,只需让陆相或海相其中一人辞职。内阁总理找不到别的军人来担任该职务,内阁就得倒台(然后重新组阁)。
(注:该规定曾经短期放宽过,允许“预备役或退役军人”担任这两个职务。但在1936年的“226兵变”之后,该规定又重新变得严格——必须是“现役军人”。)
除了上述这个法律导致的军人干政,还有另一种形式的军人干政——政变和暗杀。
比如九一八事变之后,日本吞并满洲。事变之后是犬养毅出任首相兼外相(外务大臣)。此人很正派,且是孙中山的好友。他反对军方的做法,认为应该归还满洲给中国。军方激进的少壮派大怒,认为犬养毅是卖国贼。之后发生“515事件”——十多名少壮派军官强行闯入首相官邸,犬养毅身中数枪,遇刺身亡。
(日本首相犬养毅)
到了“东条英机内阁”,达到了军人干政的顶峰。东条英机作为现役军人(大将),担任首相的时候,还同时兼任了好几个内阁大臣的职务(陆军大臣,外务大臣,文部大臣,工商大臣,军需大臣)。另外,他还是陆军参谋本部的一把手(参谋总长)。
◇经济
俺在前一篇博文已经重点强调“工业实力”对战争的重要性。实际上在工业革命后,“经济对军事的影响力”已经远远超过古代。对这点,从太平洋战争就可以明显看出来——美军的海上封锁和1945年的战略轰炸,使得日本的经济基本处于瘫痪状态。
为了论证这点,俺去翻阅了中原茂敏写的《大东亚补给战》。此书包含相当多的统计数据和图表,很有参考价值。
日本开战以来海运量的演变
首先看这张海运量的趋势图。由于日本经济严重依赖外来的原材料(尤其是铁矿石、石油、橡胶),当美军通过潜艇战严重打击日本的海上运输线,则日本的经济也跟着受到严重打击。
然后再看后续的几张图表,也可以明显感觉到——海上运输线被破坏,导致的后果。
对比“日、德、美、苏”的石油生产
日本本国的石油生产,主要依靠对煤炭进行液化,而且产量极低。同样是液化煤炭,德国的产量比日本高很多。
1940年世界石油生产情况
对比“美、英、日、德”的煤炭生产
对比“日、德、美、英”的钢产量
日本钢材的供应能力
1945年的钢材产量趋向于零,是因为美军战略轰炸和水雷封锁。“水雷封锁”比“潜艇战”的效果更好。具体介绍可以参见前一篇博文。
对比“日、意、美、法、英”的年发电量
此图明显看出美国佬在工业方面的霸气。
对比“日、美、苏”的飞机产量
◇科技
很多人都感觉二战时期的日本,高科技方面好像不行。其实日本还是有一些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(但数量不多)。
比如大名鼎鼎的“零式战斗机”,之所以如此牛B(超远的航程,极好的回旋能力),一个关键性因素是它的材质——由日本住友金属有限公司的“五十岚博士”发明的“五十岚式杜拉铝”,特点是非常轻又非常硬。
再比如“八木天线”——当时的高性能雷达需要用到它——也是日本人发明的。说到这个“八木天线”,全称是“八木-宇田天线”,由东北帝国大学教授八木秀次和他的学生宇田新太郎在1926年发明的。如此重要的发明,在日本国内竟然没有得到重视;相反,八木秀次在1928年去美国参加无线电技术者协会的学术交流,作了相关的演讲,立刻在欧美学术界引起广泛重视。之后,这玩意儿就广泛用在英美的雷达上。
从“八木天线”的遭遇可以看出日本科研领域的问题。关于日本科研体系的问题,盟军占领军的科技调查小组负责人卡洛·康普顿博士(Carl Compton)撰写了一份《科学与信息活动调查报告》,里面提到:
在大学研究实验室与大型企业工作的(日本)科学家,均具有国际性的水准。尤其,与大学有关的科学家,他们积聚的未公开的科学能力,远胜于军事研究机关的研究人员。日本在大战中的失败的原因之一,就是未能有效地利用这些人力。这份报告中提到了“陆军与海军之间的协调性亦有缺失”,这个说法太客气了。当时日本陆军和海军之间的关系,就像一对仇家(后面俺还会提到这个)
日本国内的科学科技研究与发展,缺乏一个合适的组织架构。此外,陆军与海军之间的协调性亦有缺失。日本显然拥有许多能干的科学家,倘若在研究与发展上,能有一个合适的组织架构,那么日本就能运用他们的才干。
......
日本没有利用一流科学家的真正原因,正是日本领导人所持有的自以为是和过于自信的态度。
★日军在【体制】方面的问题
前面说了一大堆“非军事因素”,现在开始谈军事因素。首先要聊的是日军的体制。日军的体制存在诸多弊端,对二战中的日军造成很多致命影响。
◇割裂且低效的军事系统
二战时期日本的军事系统,大体上是在明治维新时期成型的。这个军事系统的主要弊端是“割裂”,从而导致二战时期的一系列问题。
“军政”与“军令”的割裂
所谓的“军政”包括:“士兵的招募和日常管理、武器的研发”等;所谓的“军令”包括:战时的指挥、情报。
日本的“军政”分别属于“陆军省”和“海军省”(日本政府中的“省”相当于咱们的“部”)。“陆军省”的一把手叫做“陆相”,“海军省”的一把手叫做“海相”(日本政府中的“相”类似于“部长”)。
日本的“军令系统”经过多次变革。从昭和8年(1933)之后,定型为两个部门:“参谋本部”(陆军)和“军令部”(海军)。“参谋本部”的一把手叫做“参谋总长”,“军令部”的一把手叫做“军令部总长”。
“陆军”与“海军”的割裂
其实从上面的介绍已经可以看出,海军和陆军是两个完全独立体系。而且这两个系统之间很少有人员流动/调动。于是,陆军和海军就互相看不起对方。需要协同作战的时候,两边容易扯皮;打了败仗就互相推诿责任。
由于中国战区主要是日本陆军,日本海军较少参与。所以在中国战区,这个问题不明显。但是在太平洋战区,经常需要陆军和海军协同作战(比如瓜岛战役),割裂的弊端就暴露出来了。
在中原茂敏所写的《大东亚补给战》中还提到:陆军与海军为了争夺资源(比如钢材配额),关系闹得很僵。
战时的“大本营”
为了弥补上述的提到的“割裂”,然后再搞出一个新的机构“大本营”。这玩意儿是临时机构,只在战争时期设立。总共设立了3次,分别是:中日甲午战争时期、日俄战争时期、二战时期(从全面侵华到日本投降)。
能参与“大本营会议”的人是:天皇、“参谋本部”(陆)的几个头头、“军令部”(海)的几个头头。政府部门中,只有“陆相”和“海相”两人可以列席会议,但是没有发言权。其他政府部门的人不能参加。
由于昭和天皇(裕仁)平时不太过问军事方面的事情,所以这个“大本营”依然【无法】解决上述提到的弊端——陆军和海军之间依然会扯皮。
大本营政府连络会议
刚才提到说:政府部门的人只有“陆相”和“海相”可以参加大本营的会议,其他部门的人都不能参与。那万一某个部门(比如外交部)需要跟军方协调某个事情,咋办捏?于是再搞出一个新的机构叫做“大本营政府连络会议”,负责在两者之间进行联络。
看到这儿,如果你感觉头有点晕,那就对了。二战时期日本的军事系统,就是如此的复杂。通常来说,某个系统一旦复杂了,效率就会下降。二战时期,日本军事系统的效率低下,根源也在于此。
◇只重视“作战”,而忽视“情报和后勤”
这个弊端在陆军和海军中都有。
日本的军令系统(参谋本部、军令部)中,有几种不同的参谋:作战参谋、情报参谋、兵站参谋(负责后勤补给)。整个二战时期,作战参谋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,其他几种参谋,开会的时候基本说不上话。另外,陆大(陆军大学校)和海大(海军大学校)的毕业生,如果进军令系统,成绩最好的去当作战参谋,其次去当情报参谋,最差的才去当兵站参谋。
大伙儿应该都听说过:日本陆军所到之处,经常烧杀抢掠。这里面一个主要原因就是【后勤供应跟不上】,只好打到哪儿抢到哪儿(还美其名曰“就地征收”)。为啥会出现“后勤供应跟不上”捏?因为制订计划的时候,兵站参谋根本就说不上话(或者是说了也没人搭理)。
与之对比,美军非常注重后勤补给。据说美军在考虑后勤补给的时候,连需要多少可口可乐,需要多少口香糖,都考虑到了。
“兵站参谋”的遭遇,也出现在“情报参谋”身上(开会时说不上话)。
其实日军收集情报的能力不算差,但是因为情报参谋在作战会议上的意见不受重视,所以收集到的情报没有发挥应有作用。
★日军将领【指导思想】的弊端
接下来开始聊日军将领。中国有句老话:兵熊熊一个,将熊熊一窝。可见将领之重要。所以俺会花比较多的口水,聊这方面的话题。
◇过于迷信“精神力量”
这个毛病主要来自于前面提及的“武士道文化”。
在战争中,“精神因素”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,但这个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。而日本军方太过于夸大精神力量的作用,甚至都到了“精神万能”的地步了。
前面聊军方体制的弊端,有一条是“只重视作战,忽视情报和后勤”。这个弊端跟“过分夸大精神力量”有一定关系。
(后面会聊这个弊端在其它方面的体现)
◇注重进攻而轻视防御
这个毛病也跟“武士道文化”有关。因为“注重防御”会被看作是怯懦。
这种思想不但影响到指挥作战,而且还影响到武器方面的研发(下面会提到)。
◇太低估对手
这个毛病的病根在于“甲午战争”和“日俄战争”。这两场战争让日本军方变得狂妄自大。
在跟美国开战之前,日本军方很多人都认为美国兵是一些贪生怕死之辈,只懂得吃喝玩乐。直到瓜岛战役之后,日军才领教了美国地面部队的战斗力(瓜岛战役,日本几个老牌师团被打残)。
◇海军拘泥于“大舰巨炮”
二战前,几个海军大国(英、美、日、法、德)都奉行“大舰巨炮主义”,大家都拼命造更多更大的战列舰(所以“战列舰”也被称为“主力舰”)。到了二战开始后,经过“塔兰托战役、珍珠港事件、珊瑚海海战”这几次经典战役,航母的作用和优势已经明显体现出来了。
在日本海军高层,山本五十六是非常重视航母的——从他策划实施的珍珠港事件,就可以看出来。但是,日本海军的其他高层官员并未对航母有足够的重视。比如山本五十六强烈反对建造超级战列舰(大和号、武藏号),但海军部还是坚持把这两艘造出来(消耗了大量的资源)。
日本海军高层的这种状况,一直到1944年上半年才有改观(为时已晚)。
与之对比,美国海军在1942年(珊瑚海海战之后)就开始把航母作为第一优先。
举个例子:当时美国的约克城号航母在珊瑚海海战中被日军重创,开回珍珠港进行大修。为了让约克城号参加后续的中途岛战役,尼米兹上将(太平洋舰队司令)不惜一切地违反许多海军条例,以使海军工厂在72小时之内把船修好(后来真的在3天内基本修好)。从此事可以看出尼米兹对航母的重视程度。
★日军将领【培训机制】的弊端
大伙儿应该都知道,日本在明治维新的时候,下决心要“脱亚入欧”。军事方面当然也不例外。于是日本政府就派人去欧洲学习军事。一开始,日本陆军学习的对象是法国佬,日本海军学习的对象是英国佬。后来捏,因为普法战争中,普鲁士打败了法国。日本人觉得普鲁士好像更牛逼,于是日本陆军就改学普鲁士(也就是后来的德国)。
明治16年(1883),陆军部长大山岩跑去欧洲,找到当时德国陆军参谋长老毛奇(这家伙是德国名将),希望他派一位教师到日本主持陆军大学(也称“陆军大学校”,以下简称“陆大”)。毛奇选了他的门生梅克尔(Meckel)少校。此人在明治18年(1885)抵达日本,开始执教陆大。之后陆大的教学风格,基本上就是梅克尔奠定的。
陆大是当时日本最高级的军事院校。二战期间,能升到陆军高层的,全部是这个学校毕业。所以,这个学校的弊端,直接成为整个陆军领导层的弊端。
梅克尔教学的缺点在于:
1. 擅长战术而不擅长战略
(所以陆大培养出来的,主要是将才,缺少帅才)
2. 擅长进攻而不擅长防御
(关于这点,前面提到过。对狂热的武士道分子而言,这点反而很对胃口)
3. 只重视军事而不重视政治
(提醒一下克劳塞维茨那本名著《战争论》提到的经典名言:战争是政治的继续,战争的母体是政治。)
梅克尔教了几年之后就回德国了。梅克尔的学生就成为陆大的教官,继续教新来的学生。于是上述这几个弊端就一届一届地传承下来。
★日军将领【选拔机制】的弊端
◇以“学校和成绩”论高下
当时日本最好的陆军学校是“陆军大学”,海军方面最好的“海军大学”。通常只有这两所学校毕业的,才有可能晋升到将官。
像陆大的毕业生,毕业成绩前6名的,可以得到天皇御赐的武士刀——这些人就被称为“军刀组”。有了“军刀组”的光环,晋升飞快。如果是毕业成绩第一名,称为“首席”,晋升更快。
这种体制的弊端在于——那些成绩差但是能力强的人,就被忽略掉了。
作为对比,再来看看美国佬。
俺在前一篇博文中提到了策划“战略轰炸日本”的主角柯蒂斯·李梅。此人出身于普通工人家庭,【没有】上过军校,从普通的 B-17 轰炸机飞行员开始干起,一步步升到少将(而且是“美国航空部队最年轻的少将”)。二战后是美国战略空军司令,四星上将。试想一下:柯蒂斯·李梅当年如果投胎到日本,就被埋没了。
◇以“狂热和激进”论高下
这个弊端就是——越狂热的军官,(哪怕能力差)升迁越快。相反,那些比较理性和谨慎的军官,则被排挤。下面举两个相反的例子:
东条英机
此人是狂热军官的典型,出自陆军少壮派军官中的“统制派”,并一路升到参谋总长和首相。前面聊“军人干政”时已经提到了:东条英机内阁,是军人干政的顶峰,政府的核心权力都被军方掌控。然而东条英机的能力(政治能力、军事能力),其实并不出色,甚至可以说是很差劲。他掌权之后,凡是跟他意见不合的人,全都被排挤甚至革职。从某种意义上讲,中国和美国应该感谢东条英机,因为他把很多能力强,但是跟他意见不合的军官,都除掉了。
石原莞尔
与“东条英机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“石原莞尔”。在俺看过的资料中,此人大概是日本陆军中最优秀的,相比其他陆军将领,他更有战略头脑。
“918事变”的主谋就是石原莞尔。他是日军将领中少有的中国通。在策划“918事变”时,他就断定张学良很容易摆平,东北军虽然人多,但不足为惧。而且他在很早以前就认识到满洲对日本的战略意义——这也是他策划918的主因。
但是到了1937年,狂热的少壮派军官想要发动全面侵华战争(七七事变),石原莞尔却极力反对。他准确预见到“全面侵华会碰到的困境”(后面聊“战略”的时候,会聊到这个)。由于他的观点太另类,与陆军参谋本部的众人格格不入,于是受到排挤,从参谋本部调到关东军参谋部(当时关东军参谋长正是东条英机);石原莞尔相当看不起东条英机,称之为“白痴、东条上等兵”,因此再度被排挤,贬为预备役;最后连预备役也当不成,只好回老家赋闲。
◇以“出身和地位”论高下
日军中有好几个高层将领出自世袭贵族(华族)和皇族。这些人不是因为能力,而是因为出身,而成为高级将领。
简单举几个例子给大伙儿瞧瞧:(请注意,日军高层中的贵族和皇族,远不止如下几个)
闲院宫载仁亲王(皇族:明治天皇的弟弟)——1931年到1940年担任参谋总长,陆军元帅
寺内寿一(华族:伯爵)——1941年11月任南方军总司令,陆军元帅
本庄繁(华族:男爵)——1931年任关东军司令官(参与918事变),1933年晋升陆军大将
东久迩宫稔彦王(皇族:昭和天皇的叔叔)——1944年5月担任一号作战计划北路日军司令,1939年晋升陆军大将
朝香宫鸠彦王(皇族:明治天皇的女婿)——1937年12月任上海派遣军司令,1939年晋升陆军大将。
提到此人,顺便说一下:
东京审判中,因南京大屠杀而判罪(绞刑)的只有一人——乙级战犯松井石根。
但是攻打南京的时候,松井石根因病在苏州,并未在南京一线指挥。当时在南京一线指挥的,就是这个“朝香宫鸠彦王”——他刚刚接替生病的松井石根,出任“上海派遣军司令”。此人亲自签署了“杀掉全部俘获人员”的命令。有学者认为:这个命令是造成南京大屠杀的直接原因。
那为啥是“松井石根”替“朝香宫鸠彦王”顶罪捏?因为盟军在战后追查战犯罪行时,有一条限制:不追究日本皇室成员。
★日军将领的其它问题
◇奇葩的【下克上】
“下克上”是二战日军(尤其是关东军)的一大特色,而且是独有的特色(其他国家好像没有,至少没这么明显)。
日语中的“下克上”,可以大致理解为“自作主张”。下面列举几个有名的例子:
皇姑屯事件(暗杀张作霖)
暗杀计划的主谋是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,参与策划的有:奉天特务机关的秦真次和土肥原贤二。最终拍板的是关东军司令官村冈长太郎。
东京方面(天皇、首相、参谋本部、陆军省)事先不知情。
九一八事变(吞并满洲)
此事的主谋是关东军作战主任参谋石原莞尔(前面提到过此人),参与策划的有: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、奉天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。
东京方面(天皇、首相、参谋本部、陆军省)事先不知情。
绥远事变(吞并绥远未遂)
整个事件由关东军参谋部第二课课长武藤章策划。
东京方面(天皇、首相、参谋本部、陆军省)事先不知情。
攻打南京
淞沪会战之后,参谋本部在11月7日将“上海派遣军”与“第10军”临时编组为“华中方面军”,并规定其作战区域限制在:苏州、嘉兴一线(制令线)以东。而且明令:只扫荡上海附近之敌,不准进取南京。
但日军战地指挥官却无视总部的命令。15日,第10军指挥官柳川平助就下令:趁中国军队溃退,“独断敢行”地“全力向南京追击”。22日,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向参谋本部表示:“为了使事变迅速解决,乘现在敌人的劣势,必须攻占南京”。到了11月下旬,上海派遣军和第10军已经全面越过“制令线”,开始向南京方面进军。到了24日,东京大本营只好被迫宣布:废除“制令线”。
由于存在这种“下克上”的现象,严重打乱日军高层的计划。比如在全面侵华的初期,日军的布局显得毫无章法。因为很多军事行动,并不是参谋本部预先计划的,而是一线指挥官擅作主张,擅自行动,搞了个“既成事实”。
补充说明:
某些读者或许会觉得:“下克上”与“武士道强调的忠”,两者存在矛盾。
其实不矛盾。
前面俺说了,(在明治维新之后)武士道强调的“忠”是指效忠天皇。如果某个下级军官与其上级军官出现意见不合,并且这个下级军官坚持认为自己的意见更符合天皇的利益,那么就有可能出现“下克上”。
◇报喜不报忧
这个很好理解,就不解释了。简单举个例子——菲律宾海海战(又称为“马里亚纳海战”)。
考虑到篇幅,俺就不介绍整个战役的过程,只简单说一下。
此战,日本海军的舰队指挥官是“小泽治三郎”。当时日本海军在马里亚纳群岛上部署了几百架岸基飞机,小泽的如意算盘是:利用舰队的舰载飞机和岛上的岸基飞机,一起夹击美军舰队。但是在小泽舰队到来之前,美军的舰载轰炸机已经先重创了日军在岛上的岸基飞机。这么重大的战情,岛上的指挥官斋藤义次竟然没通报给小泽治三郎。导致小泽舰队在跟美军舰队决战时,误判了双方战机的实力对比。
◇夸大战果
在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,日军中多次发生“夸大战果”的现象。最夸张的例子是1944年10月的“台湾空战”。
此次空战,日军的战报号称:击沉航母11艘、重创空母8艘、击沉战列舰4艘......
战报中那些号称被击沉或重创的美军航母,大部分都在一星期之后参与莱特湾海战。由此充分说明,日军的战报是假的。
对于台湾空战,美军方面报告的损失是:仅有2艘航母受损,另有3艘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受损。
如果这个战报只是写给日本老百姓看,用来忽悠民心,那倒也无妨。要命的是,这个战报不仅是对外公布,而且也是上报给东京大本营的。结果东京大本营就被误导了。
有的同学可能会问:难道东京方面的高层,看不出来吗?
当然有几个人看出这个战报是假的(其实不需要太高智商就能看出来)。但是只有一个人(堀荣三,军部的情报参谋)公开指出战报有假。结果捏:此人被降职并发配到前线。
为啥别人不点破就他点破了?俺猜测是因为:此人陆大56期,当时刚毕业2年,初生牛犊,不懂官场的猫腻。他就是《皇帝的新装》里面那小孩儿。
★日军的士兵
终于把将领聊完了,再来说说日本的士兵。在说这个话题前先提醒一句:千万【别信】抗日神剧。
◇兵力
二战时期,日本国内的人口超过7000万(投降时,大约7300万人口)。如果加上当时被其控制的台湾和满洲,人口大约一亿左右。
1941年向美国宣战时,陆军212万人,海军23万人。
1945年向无条件投降时,陆军540万人,海军170万人。
总体上看,日本的战争动员能力还是很强的。而且人家不是靠“抓壮丁”,而且人家这几百万士兵,士气都很高(到底有多高,下面会说)。
◇战斗意志
由于长期进行武士道精神的洗脑,日军士兵的战斗意志是很强滴(日军的洗脑程度,估计高于苏军和德国)。
整个二战期间,日军被俘的比例很低——很多基层士兵宁愿选择“玉碎”也不接受“被俘”的命运。
以太平洋战场为例,多数高级军官在战败的时候选择切腹——比如负责冲绳战役的牛岛满中将;至于中下层士兵,在弹药耗尽后会拿着刺刀进行“万岁冲锋”——比如硫磺岛战役的尾声,栗林中将和市丸少将带仅剩的几百人向美军阵地作“万岁冲锋”(此次冲锋,日方全死光,美方死53人)。规模最大的一次“万岁冲锋”发生在塞班岛——日军死亡4300多人,美军损失(死亡+受伤)近650人。
还有一种情况是弹药还够用,但是断了粮草。比如太平洋上某些孤岛的守军就是这种情况。然后那帮家伙实在找不到吃的,就开始吃同伴的尸体。如果他们投降,美军战俘营的食物大大滴。但是这帮被深度洗脑的日军,宁可吃尸体也不投降。
◇训练水平
日军基层士兵(尤其是20年代那十几个老的师团),训练是很到位的——至少远超国民党正规军和中共游击队。以下是林彪在平型关大捷后的经验总结:
敌人确是有战斗力的。可以说,我们过去从北伐到苏维埃,战斗中还不曾碰到过这样强的敌人!他们的步兵很有战斗力,能各自为战。虽打败负伤了,亦有不肯缴枪的。战后只见战场上敌人尸体遍野,却捉不着活的。敌人射击很准确,战术的执行力都很好。对这种敌人做战,如稍存轻敌观念,做浮躁行动必易受损失。连苏联名将朱可夫元帅也承认日军的素质。1939年的时候,日本跟苏联在满洲与蒙古边境干了一仗,史称“诺门罕战役”或“哈拉欣河战役”。那次是苏联打赢,但是赢得不轻松。苏联方面的指挥就是朱可夫(时任第57特别军军长)。事后朱可夫称那次战役是是他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。他对日军的评价是:
下级军官很优秀,战斗很狂热,但是越往高层越烂,特别是“含金汤匙出生”的高级将领只能用无能来形容。他所说的“含金汤匙出生”,就是俺前面提到的“贵族出身的高级军官”。
但是到了二战中后期,日军基层士兵的素质就远远不如刚开战时。
比如陆军的规模快速扩张(从十几个师团扩张到一百多个师团)。扩张太快了,很多新兵来不及充分训练,于是素质就不如早先那十几个老牌师团。
二战后期基层士兵的素质下降,在“海军飞行员”身上体现地非常明显(俺在前一篇博文有提到这个)。因为二战后期,日本的海上运输线遭到美军严重破坏,导致日本国内的燃料短缺。于是新招募的飞行员得不到充分的训练(训练飞行员很费油)。
◇“武士道精神”导致的副作用
前面已经多次提及日本“武士道精神”及其洗脑效果,现在来说一下“武士道”对日军的副作用。
因为“武士道”非常强调“勇”,绝对不能有胆怯的表现。这就导致日本基层士兵和下层军官经常蛮干。即使战场上美军具有压倒性优势,日军也不会撤退(他们认为撤退是胆怯的表现),而是继续发动进攻(进攻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对手,等同于自杀)。
除了上述这种副作用,武士道还导致了另一种副作用——不理性的行为。下面举个例子:
中途岛海战的时候,友永丈市是日军飞龙号航母舰载攻击机的队长(一线指挥官)。他在第一波攻击过程中,座机右侧油箱已经受损;回航母准备第二波攻击的时候,其他人都劝他换一架座机,但是他坚决不换(换机会被认为是怕死,不符合武士道)。于是第二波攻击之后,他就去见天照大神了。
★日军的战略
◇北上 or 南下
在20年代中期,日本陆军中的激进分子形成两个派系:“皇道派”和“统制派”。两派都想要建立彻底的军国主义,皇道派更加激进,主张通过暴力革命彻底改变现有的政治体制,统制派主张在现有的政治体制下,由军人来主导政府。
到了30年代(吞并满洲后),这两派在军事战略上也有显著分歧。皇道派主张“北上”,对苏联开战;统制派主张“南下”,全面侵华。
1936年,皇道派发动“二二六政变”,占领多处要害部门,并刺杀多位政坛元老。政变分子甚至企图占领皇宫。天皇被激怒,调兵平定叛乱。此事之后,陆军中的皇道派被清洗,统制派从此占主导地位。然后日本就走上了“全面侵华”的道路(选择“南下”战略)。
◇陆军对中国的战略
在中国战区,基本上是日本陆军(海军较少参与)。而日本陆军的高层将领里面,几乎找不到一个具备【战略】思维的(除了前面提到的石原莞尔)。
在1937年,少壮派已经主导了陆军参谋本部,他们流行着所谓的“对支一击论”——意思就是说:只要对支那发动决定性的一击,就能使之屈服。由此就可以看出,当时陆军高层大都是些盲目乐观的狂妄之辈。
七七事变前,少壮派鼓吹说:只要拿下北平,中国的其他地方就会不战而降;
淞沪会战前,少壮派鼓吹说:只要拿下上海,中国的经济就会破产;
南京战役前,少壮派鼓吹说:攻陷南京就意味着中国投降;
......
(在中国战区)几乎每一次重大的军事行动之前,狂热的少壮派都会信誓旦旦地保证:这一次将是“最后一击”。但每一次都落空了。(搞到后来,连天皇都觉得他们是在扯蛋,不靠谱)
这种情况下,日本陆军在中国就越陷越深。而这正是石原莞尔之前反复警告的危险。
从上述可以看出:陆军参谋本部对中国战区,压根儿就没有一个明确的战略,也没有一个通盘的计划。与之对比,二战中德国用闪电战征服法国的时候,德军事先制定了周密的全盘计划。
在《李宗仁回忆录》也提及:
一开始只是在华北、华东用少数兵力与中国作战。到兵力不敷时,才逐次增兵,深入作战。这种“逐次增兵法”便犯了兵家大忌。中国地广人密,日军一个师团、一个师团地开入中国,正如把酱油滴入水中,直至把一瓶酱油滴完,为水吸收于无形而后已。
◇海军对美国的战略
(山本五十六)
要聊日本海军的战略,不得不提及山本五十六。通常认为他是当时日本海军中最有能力的指挥官——不是因为他太牛,而是因为其他海军将领太弱。
山本属于比较保守的高层将领——他不但反对“全面侵华”和“加入轴心国”,甚至连1931年吞并满洲,他也反对。因为这个原因,陆军中的少壮派一直想要暗杀他。
山本曾经在哈佛留学并且担任过日本驻美国的武官,他很清楚美国的工业实力和战争潜力。所以当1941年美国对日本进行石油禁运时,他反对跟美国开战。但是日本内阁已经决定跟美国摊牌,山本不得不考虑对美的战略。
作为一名职业赌徒(他的赌技很高),山本的想法是:找机会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力(尤其是航母),以此来拖延日本战败的时间——山本一直认为对美开战必败。以下是他的原话:
如果由我来指挥联合舰队,头六个月或一年大约是可以顺利进攻的。但对于第二和第三年的战事,我就毫无信心了。
对于“消灭太平洋舰队主力”这个目标,“偷袭珍珠港”是山本的第一次豪赌(日本人运气不好,当时港口内没有航母);“中途岛战役”是山本的第二次豪赌(日本惨败)。从那之后,日本海军军令部就不允许山本再进行豪赌。
但是军令部也没有给出另一个明确的战略来替代山本的战略——于是中途岛战役后,日军在太平洋的行动,就显得毫无章法。比如之后的瓜岛战役,竟然变成与美军的消耗战。以当时双方工业实力的差距,进行消耗战对日军而言是“下下策”。瓜岛战役打了半年,结束的时候已经是1943年2月,此时美军已经有多艘新建的航母下水服役,各种舰船、飞机都源源不断地从流水线涌出。从那之后,日军就一路败退,美军一路追击到日本本土(冲绳岛)。
(图中红线标注的是日本海军扩张的最大范围)
◇石原莞尔的战略
(石原莞尔)
前面俺提到石原莞尔是日本陆军最有头脑的人,并且他极力反对“全面侵华”。1931年,石原莞尔是“918事变”的主谋,主导日军吞并满洲。为啥到了1937年,他却又反对全面侵华?
关键在于石原莞尔不但懂军事,而且懂政治和经济。他的考虑是:
1. 在1931年吞并满洲的时候,中国政局还比较乱;而1937年的时候,蒋中正对中国政局的掌控能力已经显著加强。此时全面侵华,会遭到全面抵抗。
2. 吞并满洲,英美不会干涉;而如果全面侵华,会威胁英美在华利益,英美会干涉。到时候日本就被动了。
石原莞尔认为当时日本的主要敌人是苏联和美国。而日本的工业实力,不足以跟“美苏”任何一个打一场现代化战争。所以他的战略是:
先花一段时间经营满洲并大力发展日本的工业(这段时间内,既不要全面侵华,也不要去挑战美国或苏联)从上述可以看出,他的想法既不是北上也不是南下。石原自称:既不是“统制派”,也不是“皇道派”,而是“满洲派”。
等到若干年之后,日本的工业实力已经具备,再根据未来的形势,决定是“南下”还是“北上”;
只有当“大东亚共荣圈”整合完成之后,最后才能跟美国开打(石原称为“世界最终战”)。
★日军的通讯系统
二战前,无线电通讯就已经成熟了。所以二战期间,各国在“通讯技术”方面,没有太大差异。主要的差异体现在对通讯内容的加密(密码技术)。在二战的几个主要参战国(美、英、苏、德、日),日本的密码技术大概是最差的。
早在上世纪20年代,美国就破译了日本的外交密码。所以在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,当时的五大国(英、美、日、法、意)讨论如何限制海军军备竞赛。会议还没开,日本方面的底牌,美国事先都知道了。
到了上世纪30年代,日本外交密码进行了升级。但是没几年又被美国佬破译了——1936年美国海军通信保密科成功破译“红密”;1939年美国陆军信号情报处成功破译“紫密”。由于这两项成就,美国可以知道日本驻外使馆与东京之间的通讯内容。于是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,美国方面已经知道:日本不想继续外交谈判,准备动手开打。当时日本驻夏威夷的领事馆,频繁发送外交电报,包含了很多当地的气象信息和舰队动态。所以美军破译后,已经猜测目标是珍珠港,但还【不知道】攻击的具体细节(作战计划)——因为这些信息,日本外交部也不知道。只有破译日本海军的密码,才能知道。
珍珠港事件之后,美国的密码专家开始重点破解日本海军密码(内部代号“JN25”)。到1942年5月初,太平洋舰队的作战情报小组已经能破译 JN25 的大部分密文。所以珊瑚海战役和中途岛战役,美国海军事前都有所准备。
到了1943年,美国军方已经完全掌握 JN25,即使日本海军对密码例行升级(更换乱码表),美国方面也可以在短时间重新破译。那年4月份,山本五十六准备去前线视察。日本联合舰队通知前线的日军做好接待工作。美军破译这个密码之后,半路打埋伏,击落了山本五十六的座机。
此事对日本海军的打击很大。一方面,日本海军找不出同等能力的人来替代山本;另一方面,山本在日本海军中具有很高的声望。
为了查出事情真相,日本海军专门搞了一个调查组。调查组一度怀疑密码被美军破译。但是日本的通讯专家信誓旦旦地保证密码不会被破译,理由是:刚刚进行过升级,美国人不可能这么快破译(从这里可以再次看出:当时日本军方经常低估对手)。调查组也企图找出内部是否有间谍,依然没有收获。最后,调查组的结论是:纯属偶然——碰巧遭遇美军战斗机。
★日军的武器装备
◇过于看重精神力量
这个缺点,前面已经聊过。现在来说说该缺点在武器装备方面的体现。
比如日本海军一直没有普遍地部署雷达。一个主要原因是海军方面的偏见:认为“肉眼+光学仪器”可以胜过雷达。这种偏见也跟“过分夸大精神力量”有一定关系。说到这个,俺不由地想起傻逼的义和团。日本海军这个弱智的偏见,跟义和团有的一拼。
◇重攻击而轻防御
前面聊到日军将领的指导思想,有一个弊端是“重攻击而轻防御”。这个弊端的影响是如此之大,以至于连武器装备也受到影响。
下面俺举几个例子:
零式战斗机
“零式战斗机”(简称“零战”)的名气非常之大,在太平洋战争初期,甚至创造了所谓的“零战神话”。这种机型非常轻,因此航程能力超强,而且其“回旋半径/回旋率”远胜盟军当时的主力机种......(此处省略300字)
但是“零式战斗机”的缺点也很明显——驾驶座和油箱缺少防护,被击中就挂掉了。一直到很后面的改进型号“零式战斗机五二型(A6M5)”,设计中才引入“防弹装甲”与“自封油箱”。
“加装防弹装甲”会让整机的重量增大,灵活性下降——这是一对矛盾。显然,其设计师为了格斗能力,而牺牲了防护性(没有设置防护装甲)。
另外,零战的设计者,一开始压根【没】考虑“自封油箱”。战后的1976年,某记者采访了零战的总设计师掘越二郎,以下是访谈的部分摘录。
记者问:请注意俺标注粗体的部分。从这个访谈可以看出,零战的设计师,一开始压根儿没考虑油箱的保护措施——说明设计师缺乏防护意识。
请谈谈“马里亚纳打火鸡”。(编程随想注:在马里亚纳海战中,大量的日本战斗机被美军战机击落,美国佬戏称为“猎杀火鸡大赛”)
掘越二郎回答:
确实,零战的防弹能力非常差,这也是战时日本军用飞机的通病。油箱是一个死穴,一旦被击中就完了。但是美国考虑得非常周到,刚开展不久他们的研究重点就转移到防弹措施上。美国飞机的油箱内侧有多层的橡胶封闭,中间的层是由生橡胶制成,因此即使油箱被子弹击穿,那生橡胶会立即和燃油溶合,这样就不会漏油了。日本在越打越糟的时候才想起这项技术,不过别说橡胶,就连适用的粘合剂都没有开发过。
一式陆上攻击机
这是1941年开始服役的,简称“一式陆攻”。跟“零式战斗机”一样,防护薄弱且油箱易被击中起火。美军给这款机型起了一个外号“一式打火机”。
航母
不光飞机的防护薄弱,日本航母的防护也不强——除了设计的弊端(比如装甲的防护不够),还有损管人员的水平也不够。
下面列举几个例子:
大凤号
这是日本海军建造的最后一艘正规的(非改装的)重型航空母舰(1944年3月服役)。日本吸取之前航母脆弱的教训,设计它的时候,特别强调了“具备优势防护力”。考虑到本文已经很长,具体的参数俺就不列出来了,反正就是很牛逼的样子。日本海军吹嘘它是“永不沉没的大凤号”。
然后,大凤号参加菲律宾海海战,碰到美军潜舰“大青花鱼号”。大凤号仅仅中了一颗鱼雷,而且【没有】命中要害部位。但是受鱼雷攻击的部位出现输油管线破损,溢出的油气充满了大凤号的封闭式机库,几个小时后,因为电火花引爆了油气,号称“永不沉没的大凤号”很快就沉掉了。沉没时距离它服役,仅仅3个月。
信浓号
它是二战中最大的航母(满载排水量71890吨)。【处女航】的时候遭遇美军潜艇“射水鱼号”,信浓号被打中4颗鱼雷,沉没。
因此这艘号称是“史上最悲催的航母”。
翔鹤号
参加菲律宾海战,被美军潜水艇棘鳍号发射的4枚鱼雷命中,引发大火。火势延烧至汽油槽发生大爆炸,沉没。
瑞鹤号
参加莱特湾海战,遭美军舰载机攻击,身中7枚炸弹和7枚鱼雷,沉没(和其它日本航母相比,这艘已经算结实的了)
对比一下美国的航母
大黄蜂号(编号 CV-8)
这艘很有名,1942年的“杜立德空袭东京”的飞机就是从大黄蜂号起飞。该舰同年10月参加圣克鲁兹海战,遭到如下一系列打击,才最终沉没。
1. 一架日本俯冲轰炸机在空中受损后,撞向大黄蜂号,撞穿飞行甲板,在下层甲板引发爆炸
2. 被第1枚重磅炸弹击中。该炸弹同时贯穿“飞行甲板、下层甲板、机库甲板”,一直到第四层甲板才爆炸,引发储存库大火
3. 被第2枚重磅炸弹击中,炸毁舰岛后方的防空炮塔
4. 被第3枚重磅炸弹击中,同样是贯穿到第四层甲板,在左舷的水兵饭堂爆炸(截止此时,船上已经多处大火)
5. 又有一架日本俯冲轰炸机撞入舰岛前方飞行甲板,并引燃了机库的航空燃油(大火更猛烈了)
6. 遭遇日本鱼雷攻击机,右舷中一枚鱼雷击,舰体倾斜至15度(此时船长下令弃船)
7. 船员撤离期间,再次遭到日本俯冲轰炸机的投弹(又中一枚重磅炸弹)
8. 几个小时后,从附近岛屿飞来的日本轰炸机发现了它,大黄蜂号又中一个炸弹(此时大黄蜂已经停驶,船员已经撤走,但船竟然【没】沉)
9. 美军舰队撤离前,为了防止大黄蜂号被日本俘虏,想把它弄沉。美军驱逐舰朝大黄蜂号发射鱼雷(大黄蜂号中了6枚鱼雷,还是没沉)
10. 然后美军用两艘驱逐舰的火炮猛击大黄蜂号(两艘驱逐舰分别发射炮弹300发和150发,还是没沉)
11. 美军没辙,放弃了弄沉大黄蜂号的想法,舰队撤离。然后日本舰队来了,但是日军没法把它拖回去,于是又朝大黄蜂号发了4枚鱼雷(这下终于沉了)
补充说一下:
编号 CV-8 的大黄蜂号属于“约克城级”,在美军二战的航母中,这个级别算是比较老式的。后来从1942年开始批量制造的“埃塞克斯级”航母(编号从 CV-9 到 CV-21),更加结实。二战中有多艘“埃塞克斯级”航母被日本重创,但【没有】被击沉(只有一艘是重创后,美军自沉)。
★总结
写这篇主要想让历史爱好者和军事爱好者更多了解二战历史。通过本文的介绍,俺想说明两点:
1. 日军并不是像抗日神剧里面描述的那么傻逼
好歹人家日本也是轴心国两大主力之一(轴心国中的意大利,基本上是打酱油的,忽略不计),所以,日军不可能像抗日神剧中表现的那么无能。
2. 日军也没有某些军迷想象的那么好。当日本向美国宣战的时候,已经处于【必然战败】的境地。
除了俺在上一篇博文重点强调的经济因素(工业实力),其它的很多方面(科技、战略、情报、将领素质、指挥系统、后勤补给、武器装备......),日本都远远【不如】美国。如此一边倒的局面,日本靠什么来打赢美国?
为了避免某些读者跟俺抬杠,补充说明一下:
刚才所说的【必然】指的是发生的概率非常接近于 100% 以至于此概率与 100% 的差异可以忽略不计。
如果你非要较真,当然也可以想象出一些非常非常小概率的事件,导致美国无法打赢日本。比如说在太平洋战争期间,地球被小行星撞击导致人类灭亡。于是美国就无法打赢日本了。俺个人觉得:讨论这类极小概率的事件,没啥意义。
★参考资料
写这篇博文,俺参考了很多维基百科的词条。本文聊到的一些概念/术语,如果是比较关键的,俺大都在文中标注的维基百科的超链接。
另外,俺还参考了如下书籍(以下书籍,如果标注链接的,已经在俺的网盘上分享了电子版)
李德·哈特:《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》
服部卓四郎:《大东亚战争全史》
中原茂敏:《大东亚补给战》
俞天任:《军国幕僚》
李宗仁:《李宗仁回忆录》
库尔特·冯·蒂佩尔斯基希:《第二次世界大战史》
杉之尾宜生:《二次大战日本战败的原因——从军备研发的观点》
鲁思·本尼迪克特:《菊花与刀——日本文化诸模式》
俺博客上,和本文相关的帖子(需翻墙):
《二战中日本是如何崩溃的?——兼谈中国战区的作用被夸大》
《关于抗日战争——谈谈真理部对抗战历史的篡改》
《聊聊“核战略的博弈模型”与“中美新冷战”》
《澄清关于南海纠纷的常见误解》
版权声明
本博客所有的原创文章,作者皆保留版权。转载必须包含本声明,保持本文完整,并以超链接形式注明作者编程随想和本文原始网址:http://programygfltn24q6foacm5gbuo3z2geub2k2k366llx3bph4ula.b32.i2p/2015/09/Japan-in-WW2.html